Ø Introduction to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翻譯(手口譯)過程的介紹
v What is interpreting?什麼是翻譯?
ü The process of working between two languages
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
在1960年代,語言的研究中,手語未被納入為語言的一種
一直到1988年,美國高立德大學語言學研究小組William
發現在使用手語時,相同的訊息或指示,會有一樣的動作、形容、文法,具備語言的特性
即使是目不識丁的聾人,在動作詞、形狀詞、及生活習慣,也會呈現類似的使用特性
但IS可以算是語言嗎?
IS在使用上,有30~50%的相似性、共同性,也具有可溝通性、可以被翻譯的特性
但可以被列入為語言嗎?
要考慮到IS的持續性-可以一直被持續的使用?
以及傳承性-可以被教授、傳承?
這些都還是有待商議的部份
ü Heavi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如何視二種文化的差異,做適當的翻譯
要考慮到二種文化背景的差異,包括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習慣、用詞的習慣
ü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翻譯的過程,就是一個持續不斷在判斷,並決定的過程
v What does it mean “to interpret”?要怎麼去翻譯?
As interpreters, we must understand “another’s message when it is not intended for us…”
身為翻譯員,我們必須能了解明白對方要表達的訊息內容
身為翻譯員,我們必須了解訊息的發送,不是針對翻譯員,所以要注意翻譯員的中立身份,放下自我身份,了解訊息的內容,傳達讓大眾知道
翻譯員在接案之前,要先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或者是否有足夠能力去擔任翻譯員
如果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或沒有把握,在接案前,可以拒絕接案
“Comprehending another’s message is routine for us; we do it without thinking.
要了解別人的訊息,對我們來說,是很平常的事,甚至不用去想,就能了解
We are generally unaware that what we understand is actually composed of different parts.
我們通常都沒有注意到,我們是如何很自然的就從各種不同的部份了解這些訊息的內容
As interpreters, we must learn to dissect something most of us never realized was divisible.”
身為翻譯員,我們必須學習去分析那些,我們大部份都從未仔細想過其中更細微的訊息內容
要深入理解訊息的真正意義-要觀察、理解訊息的意義,以確定原意
在翻譯時,和平常聊天時的訊息,在對訊息的重視程度,和專注程度,都有所不同
在翻譯前,要先了解雙方語言使用的狀況,才能做好翻譯
才能盡可能的做完整的傳譯
v Terminology名詞解釋
ü Audism 聲音的偏見(種族歧視→聲音訊息的歧視)
當聾人、聽人共處一室時,彼此尊重是很重要的
讓彼此可以參與彼此的對話,有良好的互動、溝通
在一個都是使用手語的環境,例如:手語教室、聾人學校
二個會手語的聽人,在交談時,即使聾人未參與其對話,也該使用手語交談
讓其他在旁邊,沒參與對話的聾人,也能了解聽人正在討論什麼話題
就如同聾人用手語聊天時,會手語的聽人也可以在旁看到聊天內容
如果是自己有興趣的話題,也可以隨時加入聊天
也就像聽人在說話聊天時,其他聽人走過旁邊,也能聽到他們的對話內容
聾人應被尊重,能夠平等的了解各個訊息
如果是在一般社會,主流的聽人文化環境中,都是使用口說語言
那麼,聾人也能明白了解,並且尊重口說語言的主流
但如果在聾人,或使用手語的環境中
就請會手語的聽人,也能尊重聾人訊息交流的平等
ü Source language (SL) 來源語言
ü Target language (TL) 目標語言
ü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I) 逐步手口譯
ü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SI) 同步手口譯
即時性的同步翻譯
ü Interpretation 手口譯
理解來源語言後,以目標語言的文化、方式來轉達
使用自然手語,或使用不同的口說語言,彼此間的轉譯
ü Transliteration 字譯、音譯
使用文字手語,逐字翻譯
手口譯及字譯,具互動、彈性的空間
ü Translation 字譯、筆譯
依已確定的內容來翻譯,包括:書面的、規則說明、非常明確的內容
ü Context 內容
會包括該語詞(重點關鍵字)使用的相關環境、背景、情境等狀況
例如:露營一詞,還可以加上烤肉、營火、烤棉花糖…等等情境描述
ü Clozure 範圍-增詞、減詞
加上必要的說明,不僅只是翻譯該語詞,還要考慮到接受者的理解程度
同一個主題,可以使用連連看、拼圖的方式,來了解彼此的關聯性
讓訊息接受者可以整體的了解,做的補充說明
把話補齊,說清楚
表達出訊息的完整度、整體性
v Pre-interpreting techniques翻譯前,要先了解的技巧
ü Paraphrase再次陳述說明
The process of restating a message
同樣的意思,使用不同的說法,再說明一次
會需要再重新陳述同一訊息的過程
翻譯員不可能做到100%的轉述
一般來說,翻譯員,在考證照時,需達到70%以上的訊息轉譯
在翻譯時,最多可以達到80%的訊息轉譯
ü Prediction在翻譯前,就已知的相關訊息
Informed speculations about what is to occur based on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of the subject matter
有足夠的知識、常識,能夠事先就知道相關的訊息,包括:關於世界上的基本常識、語言的、文化的,以及主題事件
是訊息發送者未指出,但翻譯員已知的相關訊息內容
是翻譯員在翻譯前,平常就要做的功課,多學習日常生活的知識、常識
增加翻譯員本身各方面、多元化的相關知識
例如:露營camp、電腦computer
在某一主題下,在已知內容中,做相關項目的說明
從以往的經驗、常識,做情境的重現,儘可能做到100%的轉譯
Language prediction 在翻譯前就知道的,有關語言的方面
Sense prediction在翻譯前就知道的,有關觀念、道理的方面
ü Chunking分析、分解(需要有良好的短時間、快速的記憶能力)
The process of dividing a message into meaningful, organized units so that it’s manageable to work with
將一個訊息分析轉換為有意義、有組識的單元,這樣就能變成可供運用控制的訊息
將來源語言的訊息內容,分析出一個個的重點關鍵字後
經過轉譯過程,變成完整可理解的目標語言的訊息
例如:在描述個人家庭狀況、已婚?孩子幾個?年齡?學歷?居住地…等等
翻譯時,如果,每個字都要記下來,就一定會漏失訊息
先抓到重點字,再記憶細節,就能記得更多、更清楚
ü Process time(lag time) 翻譯過程需要使用的訊息處理時間
Also called lag time. 又稱之為『時間差』
The time interpreters use in order to sufficiently understand the message before interpreting.
這個時間,讓翻譯員在翻譯前(口譯-說出來之前,手譯-手語打出來之前)
能夠充分了解訊息的內容
這也是為了確定訊息的正確性,所以需要會有一點時間差
翻譯會有時間差,依翻譯經驗的多寡、對內容的了解程度,會有3.5~6.8秒的落差
一樣的東西,要製作成不同的成品,需要製作的時間
就像整塊豬肉進入絞肉機,需要時間,最後出來碎肉,一樣是肉,但呈現成品已有不同
ü Visualization在腦海中,將訊息圖像化
One way to retain the meaning without retaining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text
這個方法可以保留訊息原意,但卻又不會受限於原文的原本格式或呈現的方式
IS或手語的特性,就是把空間視覺化
所以,在接受到語言的訊息後,在腦海中形成圖像(相關人、事、物、景的聯想)
再用手語表達出來
例如:美國地圖、好萊塢、紐約自由女神、雙子星世貿大樓(911事件)
v Self awareness (cont.)自我覺知
ü Do you think in signs? Pictures? Words? Ideas?
當你在比手語時,你的腦海裡出現什麼?圖像?文字?概念?
ü What mental, physical, and/or emotional reactions do you have when you miss information?
當你錯過訊息時,你的心理、生理、或情緒上有什麼反應?
ü Why is this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yourself?
為什麼了解自己、觀察自己的反應,會是很重要的?
ü How will this affect your interpreting process?
有什麼會或如何影響到你的翻譯呢?
“When interpreting between any two languages,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ll apply:
不論在做任何二種語言的翻譯時,都有以下的狀況會發生:
- - all interpreters make errors
所有的翻譯員都會犯錯的
- - no interpreter can always catch 100% of a speaker’s message.”
沒有任何一個翻譯員能夠百分之百的抓到說話者的意思
翻譯員彼此間的觀察,以及翻譯員對自己的觀察,翻譯員彼此間可以互相討論
遇到翻譯不順或犯錯的時候,要如何補正錯誤,翻譯員的態度就很重要
尤其是遇到專業性的、醫療的、大會的翻譯,更要小心
事前做好功課,閱讀相關資料,可以減少犯錯的機會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message, then you can’t interpret it.
如果你不了解訊息內容,你是沒辦法翻譯的
ü Who decides meaning?
誰來決定訊息的意義?
是翻譯員
ü Who negotiates meaning?
誰來商量討論訊息內容的意義?
也是翻譯員
No two persons ever read the same book.
沒有二個人能讀同一本書
即使我們要達到的目標一樣
但因為每個人切入角度有所不同,達到目標的路線也會有所不同